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观念 > 正文内容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启蒙教材是?

2023-10-04 11:37:09家庭观念2

一、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启蒙教材是?

《三字经》中国历史及道理!

《弟子规》中华传统美德!

《唐诗三百首》中华文学素养!

中国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学素养《宋词》,神奇想象《山海经》!

二、家庭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首先什么是“教育”,《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字是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先教“孝”才学“文”。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伦理道德教育是根本,而“孝道”的教育又是根本中的根本,正确的教育将从这里生起,因为“百善孝为先”。

中华经典当中的《弟子规》就是落实孝道最好的教材,教育应该首先从学习、力行《弟子规》开始。

1.为人父母者必须以身作则,因为“身教胜于言教”、”上所施下所效”。当我们要求孩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们对父母公婆以及长辈首先要做到。因为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您在他的面前演出怎样的人生,他的将来就是怎样的人生。

2.现在很多人都把“生日”这个词,错误理解为我出生的日子。因为是我出生的日子,所以我就要庆贺,要请客。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为孩子过生日,大摆宴席。这个词正确的

解读是:母亲的受难日,是母亲生我的日子。所以我的生日,不是给自己过的,应该是给母亲过,感恩母亲给我生命,感恩母亲把我带到人世间。为人父母在自己生日当天,带上孩子看望自己的父母,帮老人做家务,感恩母亲给我生命,教导孩子知恩、感恩、报恩,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他的不容易。

3.亲师配合――“孝道”与“师道”同样重要,“孝亲尊师”是维系中华几千年文明不绝的的伦常大道。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孩子的老师充分沟通,互相配合:家长要培养孩子尊敬师长,老师也要教育学生尊重父母。

4.夫妻配合――父亲和母亲在孩子面前时,千万不能说对方的坏话,而是应该互相称赞对方的辛劳和付出。

5.全家教育原则一致――父亲、母亲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须就伦理道德教育的原则达成一致、形成共识,有唱“黑脸、红脸”(如严父慈母)的分工,但绝不能互相拆台。

6.常给孩子讲《中华孝道故事》等启迪心灵的古圣先贤事迹,或学习其他经典和历史故事,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循循善诱。

7.教导孩子懂礼仪、礼貌。在饭桌上一定要注意长幼的先后顺序,第一筷子的菜应该夹给在座最年长的人,或是夫妻互相夹给对方。另外大人没有上桌用餐时,告诉孩子不能自己先吃。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8.教会孩子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而不是告诉他“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都不用你管”。因为“习劳知感恩”,孩子只有亲身参与了家务劳动,才会真正明白父母的辛苦,才会知道感恩和珍惜。

此外,孩子有进步时,需要给予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孩子犯错误时,同样应该适当地批评和纠正。但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孩子,都请注意一个原则: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并且,赞扬一个孩子的德行(而不是外在条件等),是最保险、最没有副作用的褒奖;批评应是针对孩子身上的坏习气、坏习惯,而不是针对人本身。

三、请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

中国古人的道德教育始自家庭,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而家庭教育贯穿了一个人一生的过程,始从胎教,一直到“慎终追远”。早在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怀文王的时候,她就很重视胎教,做到了“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就是不好看的景色不去看,淫词歌舞不去听,口里说的话很温柔,连傲慢的言语都没有,更何况是粗鲁、骂人的话!正因为文王的母亲是一位圣人,所以她教出的孩子也是一位圣人。

孩子出生之后,虽然眼睛张开了还不会说话,但是不意味着他没有在学习,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效仿的榜样。中国古人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太子出生之后就给他以良好的教导了。《汉书》中就记载着这样一段怎样教育太子的论述。里面说,古代的圣王作为太子,刚一出生就要用礼来教育他。让成年男子背着他,有专门负责礼的官员穿好正服、戴好礼帽带着太子拜天,行祭天之礼。过宫门的时候,要把太子从背上放下来。过宗庙(祭祀祖先的地方)的时候,就要恭敬地快步小跑,表示对祖先的恭敬。这都是教孝子之道。所以太子从孩童开始,教育就已经在实行了。书上举了一个周成王的例子。周成王尚在襁褓中的时候,就让召公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姜太公做太师来教导他,就是请了全国最有学问、最有德行的人担任太子的老师。什么叫“太保”呢?就是保护太子的身体,让他言行都中规中矩。“傅”就是传授他德育,培养起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师”导之教训,给他一些教育训诲的引导。这是太保、太傅、太师的职责。

此外,还要置“三少”,就是少师、少傅、少保。这些人是和太子日常起居生活在一起的人,他们负责把太傅、太师、太保教导太子的事情表演在生活中,让太子看到。所以太子从有生之日开始,“三公”、“三少”就教导他孝敬父母、有仁爱之心、明礼义,用这些来引导太子。那些邪曲不正的人都让他远离,不让他见到恶人,不让他见到恶的行为。还要选来天下端士,“孝悌博文有道术者”,就是有道德学问的人,在家能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见识广博而且有道之人,来辅佐太子,让他们这些人和太子一起生活,一起出入。所以,太子一出生见的就是正事,听的就是正言,行的就是正道,前后左右所事奉的人也都是正人,因此他“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他习惯了和这些正人一起生活起居,他的行为就不能够不端正,就像一个人生长在楚国,就不能不懂得楚国的方言一样。

四、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的区别?

家庭教育是一个话题,家庭教育指导是一种方法

五、良好的家庭教育?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那么,家庭教育怎样做,才算是良好的?

一、言传身教,起好榜样作用。

小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是天生的,在他们最初的心目中,父母亲都是天下最厉害的人。所以,任何生活的技能几乎都是从模仿父母的行为开始的。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表率作用就尤为重要。我们时常听说,这孩子家教好,这家庭家风好,就是父母示范教育做得好。

二、抓住细节,把握教育时机。

孩子跟父母一起的时间多,父母亲应该抓住细节,结合具体情况,适时教育孩子。比如简单的吃饭,父母看到孩子挑食或者浪费,可以马上讲一讲面粉的来历,让孩子感悟到农民伯伯收获一粒麦子的不易,从而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逐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树立信心,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

孩子在处理日常事务或者学习时,家长应正面教育孩子,耐心指导孩子,给孩子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同时教给方法。如像家里来客人了,应该怎样打招呼才合适;放学回家了,应该在哪个时段做自己的家庭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了,应该怎样去处理?

总之,家庭教育也是一门学问。作为家长至少应该注意言传身教、注重细节、多正面教育、善于帮助树立孩子信心,并在具体问题上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那么,家庭教育肯定效果较好。

六、家庭教育的价值?

家庭教育的早期性或者启蒙性。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批教育者是家长。家庭的生活环境和家长的言行举止,从小就对孩子产生了深远影响。儿童正是从这些家庭教育因素中学会了思考和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流,懂得区分是非美丑,辨别善恶荣辱,形成最初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儿童所接受的这些教育影响,成为他后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儿童在家庭接受的初步教育,对后来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具有先导性质。体现在家庭教育已在儿童心理上发生了初步的定势作用,对后续教育总是产生筛选作用。因为儿童在接受新的影响时往往会不断依据家庭先前灌输给他的价值观修正自己的经验,并不断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与家庭成员的经验相对照,建立循环的反馈联系。因此,家庭教育也成为了儿童和青少年接受后继教育的过滤器。

七、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个教育者是父母。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止,从小就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儿童正是从这些家庭教育因素中学会了头脑的思考和语言的交流,懂得区分是非美丑,辨别善恶荣辱,形成最初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儿童所接受的这些教育影响,就成为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2、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除幼儿园之外,家庭是婴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婴幼儿主要生活在家庭中,与父母可谓形影不离,父母会自觉或不自觉、随时随地地根据当下的生活情境对子女进行教育、施加影响,促使他们形成或改变一定的行为习惯、 道德品行与审美情趣。

3、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鲜明的针对性,是家庭教育的又一大特色。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这话不无道理。孩子从一生下来,就首先进人家庭生活,同父母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同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只有父母能够全面地、细致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八、女孩的家庭教育?

不能吃太多零食,要多运动,不能天天坐在床上。也不能吃方便面,还有垃圾食品,吃了是致癌的,并且口香糖也不能吃,口香糖是用胶做的,所以不行。但是少数次还是可以的,不能天天天天吃,也要运动,不要天天躺在床上,这样会衰老。并且孩子必须要多吃蔬菜,不能吃。油炸食品,每天晚上出去走走,安排好时间。

要保护好眼睛,看完电视后要揉一揉眼睛,看一看绿色植物,休息十几分钟再继续看,或者直接休息。

看马路时要左看看,右看看,不要一直东张西望,也不要看手机,在过马路的时候看手机,这也是不正确的方法。

可以在家里面玩一玩,睡一睡觉,陪自己的妈妈也玩一玩,但是不能看手机,吃垃圾食品,这才是真正的方法。

九、家庭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这对孩子的成长及为重要,大人的言行举止是孩子的教科书,所以,要想孩子成才先要家长做好每一个事,耳目熏染,给孩子多讲道理,这样才能培养好孩子。

十、家庭教育的根本?

加强家庭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家庭教育全过程,塑造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加强家庭教育,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注重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广大家长理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教学改革和育人工作,让家校真正协同起来、同向同行。加强家庭教育,是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必然之举。要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治理发展全局,统筹协调各方面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jtgn/305610.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