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家00后(写散文的女作家)
写散文的女作家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著名女散文作家
1.20世纪也就是中国近代有十个杰出的女性,成为才女。
2.宋庆龄(1893—1981) 国父孙中山的遗孀。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副主席,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王光美(1921——2006)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1945年王光美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光学专业)与硕士学位(并为中国首位原子物理女硕士毕业生)并留校任研究生助教,后来又考上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原子物理系全奖学金博士。她在晚年倾其所有,拖着病体为“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积极奔走
邓颖超(1904——1992) 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是周总理的夫人。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四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参与领导起草的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成为中国妇女获得婚姻自由等权益的法律保障。很早就向党中央提出节制生育的意见。
何香凝(1878——1972) 廖仲恺之妻。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决心献身民主革命。曾在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及本乡女子美术学校学习。1924年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积极开展妇女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作品有《狮》《梅花》《高松图》等。
林徽因(1904——1955) 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在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都有佳作,代表作为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林徽因在美术方面的贡献:参与国徽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冰心(1900——1999) 冰心去世时享年99岁,人称“世纪老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冰心是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是“五四”以来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对中国现代文学贡献非常大。她的作品清新优雅,其艺术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章含之(1935——2008) 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担任毛泽东的英文教师,中国著名外交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班。1963年受邀成为毛泽东的英语老师。1971年调入外交部,曾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代表团副代表。被誉为中国外交界的“五朵金花”之一,名噪一时。
林巧稚(1901—1983) 她没有亲生儿女,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人们尊她为“万婴之母”。她把一生奉献给了妇产科学,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1965年,主持了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妇产科学学术会议。协和医院苛刻的要求使她错过婚嫁时机,因此她终身未婚,但她有着丰富的情感、爱憎分明。
常香玉(1923—2004) 这位老人被誉为“戏比天大、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和豫剧大师。9岁随父张富仙学戏,10岁登台,13岁成名。原学豫西调,后在演出中广泛吸收豫东调等各种豫剧唱腔以及京剧、评剧、秦腔等剧种的唱腔和表演艺术,独创了常派真假混合声演唱体系,形成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以演出收入捐献“常香玉号”战斗机,被誉为“爱国艺人”。
吴仪(1938—) 这位女士是上届政治局惟一“穿裙子的人”。除去柔情,吴仪的直爽和强硬,人们则亲切地称呼她为“铁娘子”。她以直率和严格著称,考察地方时下到基层就被一帮官员围住,于是她高喊:“干部们给我退下去,农民朋友们走上来。”
3.还有很多其他杰出的女性,这十个算是其中的代表。
写散文的女作家都有谁
宗璞,原名冯钟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1928年生于北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报》、《世界文学》编辑部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等处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1948年起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野葫芦引第一、二卷),中篇小说《三生石》,短篇小说《红豆》、《鲁鲁》、《我是谁》等,散文集《宗璞散文选集》、《铁萧人语》等。并有童话、短诗、译作等多种,已编为《宗璞文集》。
散文诗女作家
1、赵树理
赵树理(1906年—1970年),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报》《说说唱唱》《曲艺》《人民文学》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晋城工作。文革期间遭到残酷迫害,于1970年9月23日含冤去世。
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2、钟声扬
钟声扬,1938年中秋节出生于山西省灵丘县曲回寺村。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196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自幼酷爱文学,长期坚持业余创作。作品标新立异,自成体系,是拔尖人才。
被艾青誉为“诗坛才子”,“北国诗魂”。生前曾先后担任中共广灵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朔州市文联党组织部书记、主席,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
系山西省文联主席团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山西散文诗学会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东方名人研究院院士,国家一级作家。
3、马烽
马烽(1922年—2004年1月31日),原名马书铭,出生于山西省孝义市,中国内地作家、编剧。
1942年,发表个人首部短篇小说《第一次侦察》 。1947年,创作短篇小说《一个雷雨的夜里》。1953年,出版小说《一架弹花机》 。1959年,担任剧情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编剧 。
1960年,创作短篇小说《杨家女将》 。1966年,马烽遭到了迫害,经历了挨批斗、蹲牛棚。1975年,与孙谦共同编写电影剧本《几度风雪几度春》。
1978年,创作长篇传记小说《刘胡兰传》。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结婚现场会》,该小说获得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5年,与孙谦共同担任剧情电影《咱们的退伍兵》 的编剧。
1987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葫芦沟今昔》获得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出版小说选集《马烽小说选》。1997年,创作现代小说《袁九斤的故事》。
2004年1月31日,马烽因病在太原逝世,享年82岁。2015年,由其创作的小说《玉龙村纪事》出版。
4、韩石山
1947年出生。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任中学教员多年。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以小说成名,后又写散文、文学评论,有“文坛刀客”之称。
近年来潜心于现代文学研究。1970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1970年后历任中学教师,汾西县城关公社副主任,《黄河》杂志副主编,中共清徐县委副书记。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4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长期从事小说、散文、文学批评等门类的写作及现代文学研究。
5、赵瑜
赵瑜,男,汉族,1955年出生于山西长治,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曾三次荣获赵树理文学奖、三次徐迟报告文学奖、三次中国作家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1983年毕业于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
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晋城巴公化肥厂工人,晋东南体委运动员,长治汽车大修厂工会体育宣传干部,晋东南地区交通局干部,晋东南地区文联秘书长。
《太行文学》副主编,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文学委员会副会长。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调山西省作家协会为驻会专业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的要害》、《太行山断裂》、《但悲不见九州同》、《第二国策》等。
参与并推进了当代报告文学的发展,尤以中国体育三部曲《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影响深远。
2003年出版的《革命百里洲》著名作家赵瑜和宜昌市作家胡世全联手,深入到枝江百里洲采风,历时五载,写成长篇报告文学《革命百里洲》一书。
此书通过对百里洲农村近百年历史的回顾,对农民和土地以及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剖析。2011年4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赵瑜新著《篮球的秘密》。
写散文的女作家,梅
这篇《蛛丝和梅花》,林徽因是用诗歌的创作手法来写的,要读懂它有一定的难度。从蛛丝牵扯到梅花的瞬息千里和朋友初恋时的玉兰;从“解看花意”的东方人惜花解花未恋情绪的不同到那些鹅毛笔锋散下来的“水”和“星子”的拟人描述;从东方式的最令人怜惜的“春红”── 海棠遥想到西洋诗中的“月”和“花”暗合的高雅情爱……其中既有“中国山水”的巧、宜、精、雅,又见华丽装饰、曲线复杂和散逸错落,全文各段落随着作者灵动的思绪自由跳跃,毫无启承转合的痕迹。她以个人独特性格、建筑师的审美眼光从异常纤微细巧的角度去关照人物、情景和人生,以清新的风格、细密的文化和真挚的情思,将自己的思绪的真实展现在读者面前。
有人说,林徽因是一个集美丽,优雅与才情于一身的女人,她的命运如蛛丝般纠缠与纠结,性情确如梅花般高洁清雅。她的唯美散文《蛛丝与梅花》便是对她最好的注解:她“有点像银,也有点像玻璃,偏偏那么斜挂在梅花的枝梢上”。一个美丽的梅花,一个谦虚的梅花,一个默默奉献的梅花,一个不畏严寒的梅花,这样的梅花怎不叫人动心呢?
也有人说,林徽因的《蛛丝和梅花》,由蛛丝开始,到梅花,牵引到整个宇宙,天与地,过去与未来,联想到一切自然,造物的神功和不可思议,思想驰骋,艺术的、哲学的,蛛丝梅花竟是瞬息千万里。
我喜欢梅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令古今诗人画家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我喜欢林徽因笔下的梅,她写道:“拿梅花来说吧,一串串丹红的结蕊缀在秀劲的傲骨上,最可爱,最可赏,等半绽将开地错落在老枝上,你便会心跳!梅花最怕开;开了便没话说。索性残了,沁香拂散同夜里炉火都能成了一种温存的凄清……”
是的,梅花有着一副秀劲的傲骨,她的一句代表性名言更霸气:“门外就是扬子江!”──她说这句话时曾一度患病卧床不起,友人说劝她和丈夫离开,飞赴美国躲避战乱。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一文中写道:一九四四年日军攻占贵州独匀,直逼重庆的危局,我曾问母亲,如果当时日本人真的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她若有所思地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我急了,又问:「我一个人在重庆上学,那你们就不管我啦?」病中的母亲深情地握著我的手,彷佛道歉似地小声地说:「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顾不上你了!」听到这个回答,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这不仅是因为感到自己受了「委屈」,更多地,我确是被母亲以最平淡的口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凛然之气震动了……
写散文的女作家有哪些
1、张爱玲
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
2、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3、杨绛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
写散文的女作家是谁
《我的母亲》(改编自冰心),是老舍写的,不是冰心写的。
《我的母亲》是篇叫人落泪的挚情之作,这篇文章让我很受感动.文章作者老舍主要记述“我”的父亲去世以后,母亲非常辛苦,整天都为人洗衣服,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父亲的姐姐与我们住在一起,她脾气很坏,常常欺负母亲,母亲却任劳任怨.而姑姑死时,母亲一分钱也没有分到.日本鬼子进城搜家,母亲一点儿也不害怕,却坚强地护着“我”.母亲在“我”出国的时候病死了.文章以“心痛!心痛!”结尾,让读者们落泪.作者怎么能不心痛呢?
文章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了一位有着典型东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伟岸的母亲形象.首先,这篇文章多处运用了刻画人物的写法,使母亲的形象活灵活现.此文章能感动我,是因为文中列举了老舍母亲的生前往事.没有普希金的波澜壮阔,也没有文一多的特殊见解.有的,只是对母亲一颗真切的心.
母亲非常穷苦,但她还要养着自己的儿女,她整天为人们洗衣服,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从手终年都是鲜红微肿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天天为人们洗服装,母亲为了什么?母亲为了儿女的生活,甘愿受苦,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母爱是滂沱大雨中的一把雨伞;母爱是刺骨寒风中的一碗热汤;母爱是一双粗糙的大手;母爱是一个甜甜的微笑;母爱是一份牵挂;母爱是…….
老舍曾经说:“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以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母亲教会了老舍做人,教会了他劳动.
而在一些文章中的母亲对儿女的爱又何尝不是呢?她们愿意为儿女奉献自己的一切,由小看来,可比做芝麻;由大看来,可比做天地.她们无论多么苦多么累也不想让孩子受一点伤害.而更多的是从母亲的为人处事中无形的给了儿女一种很好的教育.俗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子.”在老舍,朱德,胡适的手中都曾撰写过《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母亲对其都有影响,正是有了他们的母亲才有了这三位名人的成就.正如是“母亲,其实在凡俗的生活中正是以一些细微的小事来震撼我们的心灵.”
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是不尽的源头之水;心里念着的,永远有对母亲的感激,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沐浴在母爱中的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母爱是如此的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对这些,母亲当然毫无怨言,可对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难道不是吗?不同的母亲有着不同的母爱方式,不同的母爱方式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情怀——无私奉献母爱的全部.回过头来,回忆一下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没有多大的文化,每次我看到的她都是在勤勤恳恳的工作,母亲似乎没有什么时间去偷懒,没有什么时间去精心的打扮.即使这样,她在我心中仍然是最美的,最伟大的,没有人可以替换她在我心中的位置.我是母亲一手带大的,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给了我一点儿为人处事上的“教训”.
之所以我肯静心的去做每一件事,之所以我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之所以能坚强的去经受挫折.我也要感叹“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但是,母爱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这只怕非言语所能表达,母亲的已化作无私,已化作圣洁.十月怀胎的艰辛,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树立了人的品格.人最初的感知者就是母亲,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母亲就精心的呵护着我们,启蒙教育的熏陶,使我们理解了人性的美德!
读着《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不禁使我想起了每天早晨的那顿早餐……
早晨,我吃着“丰盛”的早餐一个肉松面包和一杯牛奶.而妈妈她却在吃一个剩馒头和昨天晚餐剩下来的一盘菜.我的妈妈,让别人吃着香喷喷的面包,自己却吃着剩饭剩菜.妈妈为什么没有为自己考虑?因为母爱.
正如日本鬼子进城搜家,“我”(老舍)的母亲却一点儿也不害怕,为什么?还是母爱!母爱让她不害怕,母爱让她坚强地保护着自己的儿女,使他们不受伤害.母亲是伟大的!
母亲常年受“我”姑姑的气,却没有一丝抱怨,而姑姑去世的时候,她的家产母亲一分钱也没有分到.母亲吃苦耐劳,忍耐,不贪财,这些精神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老舍写了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简朴的道理:失了慈母的人像插在瓶里的花,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已没了根.
《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让我受益匪浅.
散文写得好的女作家
梅苑《墙》, 舒婷《真水无香》 可以看看
写散文的女作家名单
张爱玲(1921~1995),原名张瑛,生于上海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其祖父为张佩纶,外曾祖父为李鸿章。主要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主要作品:小说《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寄小读者》、《往事》等。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人。主要作品:《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艺奖金)。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主要作品:散文集《商市街》(与萧军合作),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以及中短篇《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庐隐(1899~1934),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笔名庐隐女士,福建闽侯人。主要作品有:《海滨故人》、《曼丽》、《归雁》、《象牙戒指》、《灵海潮汐》、《云欧情书集》、《玫瑰的刺》,《女人的心》、《庐隐自传》、《东京小品》、《火焰》。
石评梅(1902~1928),山西平定人。五四运动影响下的文学多面手,她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都受到鲁迅先生的好评与重视。《这是谁之罪》、《血尸》、《断头台畔》、《红鬃马》等数百篇作品均收入由杨扬编辑整理、邓颖超题签的《石评梅选集》中。
冯沅君(1900~1974),河南唐河人。文学史家、戏曲史家、作家。原名淑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吴仪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妹。主要作品:《旅行》、《隔绝》和《隔绝以后》,短篇小说集《卷麓》、《春痕》、《劫灰》。学术著作有《中国诗史》、《南戏拾遗》、《古剧说汇》、《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等。
苏青(1914~1982),浙江宁波人。本名冯允庄,早年发表作品时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主要作品: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歧途佳人》,散文集为《浣锦集》、《涛》、《饮食男女》、《逝水集》等。
王安忆(1954~),原籍福建省同安县,是作家茹志鹃的次女。主要作品有:《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尾声》、《荒山之恋》、《海上繁华梦》、《神圣祭坛》、《乌托邦诗篇》、《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
散文 女作家
就当代中国大陆而言,散文作家老一辈的,当推余秋雨贾平凹,两位得传统文化之精髓。湖南的中年作家王开林,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不容小觑。女作家我比较喜欢铁凝的散文。裘山山的作品,再长也能吸引我一口气读完。台湾张晓风的散文也很好。
当代散文女作家排行榜
张爱玲,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魅力的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一生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剧本评论,其中小说的成就较高。她的代表作有《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烬余录》、《红楼梦魇》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