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观念 > 正文内容

对《春草》人物性格分析

2024-02-15 16:00:22家庭观念1

一、对《春草》人物性格分析

现在电视剧《春草》正在热播。刚看《春草》真以为是描写一个久经生活风雨吹打却永不低头的中国版“阿信”。确实小春草有着成人般的主观见解和顽强的毅力,她辛勤劳作,性格倔强,观点鲜明,永不服输。但是成人后的春草这些性格品质都不见了:本该有主意眼光的她选择的是虚伪懦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丈夫;本是不屈不挠的她竟想用自己的身子报答多次在危难中帮助过自己的娄老师;本是眼中掺不得砂子的她为了供两个孩子念书,还偷了娄老师爱人的金项链······。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能够和母亲斗智斗勇、以死抗争的春草成年后甚至面对流氓行为都能忍气吞声,犹柔、软弱、无主见,对待丈夫的一再背叛,也是一味地原谅、妥协,哪里还是挣扎、奋斗、不气馁,不放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呵。诚然,草是长不成树的,但陶虹演绎的春草娇柔有余,缺少了草的朴实和顽强抗争精神,成年春草与少年春草差距甚远,不是其性格发展的必然。我不知道导演是依据什么推进故事发展的,也不知道依据什么挑选外型气质温柔的陶虹饰演成年春草的,依据少年春草的性格特点不应这样发展,按照前几集的剧情也不应这样编造故事,塑造人物。草有草的高贵品质,平凡有平凡的伟大,这才是《春草》应该坚守的主题。全剧开局不错,后来导演瞎编造,演员选的也不适合,结果虎头猪身蛇尾,瞎了一部片子了,真可惜。其实有如《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闯关东》等深受欢迎的好片,不仅剧情发展让人信服,在人物塑造、演员选择上也是大可借鉴的。我们所认识的生活真实有个现象和本质的问题,我们所喜欢的演员(或明星)也不是演什么都适合的,导演们可不要顾此失彼、见木不见林呵。

二、喜欢杏色的人的性格是什么呢???

温柔,高雅,细腻~

三、红楼梦里的四春的性格各是什么?比如懦弱的迎春

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四、红楼梦 2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 每个人物不少于300字 (不要和百度上复制过来的啊)

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贾宝玉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及,林黛玉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外在之凄美

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内在之凄美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较大部分的一些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往往对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扬而使主人公几达神化的程度,这就导致人物的塑造脱离了现实生活变得空泛无趣、了无动人之情了。

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是“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与坦诚也由此可见一斑。

本是天外飞仙,何故凄凉如是?曹翁笔墨之神,亦在于此,一方面让黛玉“美丽”到极至,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而至身死!于是乎,一个跨越无数时空的、恒久的悲剧性人物——“凄美的林黛玉”至此“雕塑”而成,“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让人为她尽情的感痛伤心,耿耿而不能忘怀。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jtgn/36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