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鲁智深第五回突出的人物性格,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水浒传中鲁智深第五回突出的人物性格,从哪里看出来的?
水浒传中鲁智深第五回突出的人物性格特点当然是他的午夜高强了还有他的进侠心
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重在写鲁达的三拳,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运用了怎样的修辞?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第一拳:打前先骂,一骂他郑屠不配叫镇关西,二斥他郑屠强骗金翠莲。这是先造舆论,为打张本,足见其智勇具全,决非粗鲁贸然行事。打的动作极为简洁: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显示了武艺的高超。打的结果是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这是具有何等的力量!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这个比喻很有讲究,首先是油酱有味,所以咸、酸、辣的不同;其次,油酱是液体,与后面的滚相呼应。
第二拳:打前也有舆论,郑屠被打翻在地,挣扎不起,只叫:打得好!而鲁达却接口骂道:还敢应口!于是又找到再打的理由,惩罚还口。打的动作也只一下,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结果是眼棱缝裂,乌珠迸出,其技艺其威力与第一拳比毫不逊色。这里也有一个精妙的比喻: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因是采后面便有三色;因是帛,后面便有一个绽字,这段文字除了呼应之妙,更逼真地描出血乌珠带来红黑二色以及由红黑配调而出的紫色。
第三拳:打前,郑屠讨饶了了,而鲁达却接过话题来个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俺偏不饶你!鲁达是软硬都不吃,正反都要打,打的都有理。打的动作也只一下,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何谓正着?不偏不斜,正好打在位置上,准确度似乎超过了前两拳。之后还有一个妙喻却似做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饶儿一齐响。道场必击法器,三种法器齐响,郑屠哪里受得了!
三拳的每拳之前,鲁智深都造舆论,这种拳头未动舆论先行的做法,显示了他的精明、智慧和坚定不移伸张正义的立场。三拳分别打在鼻子、眼眶眉梢、太阳穴上,一拳比一拳厉害,干净利落,拳拳落到实处,打到要害,足显其勇武和力量。三个比喻,因为这三拳第一拳嗅觉与味觉相通,第三拳太阳穴与听觉相通,所以这三拳分别从味觉(味)、视觉(色)、听觉(声)加以渲染,以表现打的效果,真是神来之笔。其结果必然是郑屠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一个挺字,写尽了郑屠的死相。
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镇关西的性格特点
两面派,奴颜婢膝,自以为是,欺软怕硬。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